"台北不是我的家,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,鹿港的街道,鹿港的黃昏......"
第一次聽到鹿港是在羅大佑的歌曲裡,感覺那是一個比台北美好的地方
第一次到鹿港是在多年以前在台中上課,課餘和同學兩人搭公車來到這個小鎮,感覺這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小城
這一次帶了2個沒到過鹿港,沒去過日月潭,沒上過阿里山的朋友,再度光臨小鎮,感受二鹿曾有的繁華
我們在南區遊客中心下了車,先去i一下,打算從龍山寺開始一路走到天后宮
鹿港南區遊客中心位於文武廟內,文武廟也是縣定古蹟,有個偌大的前庭,遊客不多還蠻有古城風味
庭中有一座半月型的泮池,是孔廟的建制規格
鹿港龍山寺是我一直很喜歡的寺廟,它有一種古樸的莊嚴
雖經921強震在修復後仍維持原有的風貌,只是廟旁大樓林立,已不復當年第一次見到它的面貌
廟內的龍柱與屋簷的木刻相接,兩種異材的搭接一點也不衝突
龍柱的蟠龍是立體浮雕,除了靈獸的祥氣還帶有一種震懾的威嚴
雖然保存古蹟和發展實難併存,但開始有些人提出雙贏的策略-總體營造,讓環境與古蹟融合,讓古蹟再生活化
你瞧從龍山寺的小門望出去的風景,是不是也很有味道
龍山寺往前不遠就來到鹿港有名的摸乳巷
第一次來還蠻新奇的,還好我們3個都是瘦子不會卡在半路過不去
離開摸乳巷,經過美食重鎮第一市場後,就來到鹿港民俗文物館
文物館是辜振甫的老家,混合式的西洋建築外觀頗適合入鏡
但入館要門票150,友人興趣缺缺加上多年前來過,我們就在入口搶個鏡頭就離開了
離開前一旁開電動三輪車的阿伯吆喝著到老街100元
天氣又熱路又遠,我們決定讓阿伯載一程
位在三輪車上微風徐徐熱氣全消,三人心情大好
阿伯不僅開車技術好,小巷穿梭難不倒,還會沿途導覽
他穿進一條小巷,指著牆上說:那就是甕牆
甕牆是以酒甕搭成的圍牆,除了是先人廢物利用的典範,也帶有一種樸直的美感
接著我們來到了意樓
阿伯說起了意樓的故事,又是一樁淒美的愛情劇,看來刻骨銘心永恆的愛是永遠值得被傳頌的
男主人種下楊桃樹說待這棵楊桃開花時他說會回來
妻子望穿秋水,楊桃樹亦已這般高大,丈夫卻一去不返,空留回憶的樓台
阿伯讓我們在老街入口下車,小小的巷弄裡擠滿了人潮
不知當年台灣第二大城的鹿港,是不是也是這般景象
我還是比較喜歡幽靜的街道,默默地尋找一些不出聲的美麗角落
紅磚木窗櫺,紅紙筆書,彷彿來到了電影文化城,卻很開心它保留了下來
在牆上看到這張公告覺得很有趣,很像看古裝片的通緝告示,還好它用了紅色的紙底
不過還是很容易連想到"抓拿逃犯",呵呵...
柑仔店門口的古董腳踏車,讓我想起小時候阿公用他的鐵馬載好到市場吃好料
最後我們來到終點站-鹿港天后宮
媽祖廟香火鼎盛,好多好多人在參拜,還有一團又一團的進香客
天后宮也是有名的古蹟,八角藻井甚為美麗
在離開鹿港前到了北區遊客中心,旁邊剛好有手工藝展,在展中看到這工藝大為驚嘆
老師手巧的將一片片半月型的硬紙片纏繞上各色的繡線,再以後方的軟鐵絲拗折成一朵朵美麗的玫瑰
我以為這是創新的手藝,老師說其實它是傳統工藝
以前婚嫁時親家和媒人帶的春仔花就是以這項手藝編製的
工業生產後也漸漸少人用傳統的春仔花,因此她就將這項手藝運用在手工花上
真慶幸還有人為傳統在努力延續,並為它開拓新的生命